时间:2022-10-02 08:01:59 | 浏览:1667
很多朋友对信阳毛尖茶农口中的一些关于茶叶之类的俗语、俗话不太理解,下面就着重讲一些关于茶叶方面,有哪些信阳产区的通俗说法,一些属于茶农们独特的称呼,而这些独特的称呼最早的起源和推广应用,是在农村这个小圈子里,茶农们种植、采摘、管理、炒制、销售上,经常交流用到的,最终得到一批茶农们的认可。
有些信阳毛尖的本地茶农发音"料",而也有一些茶农发音"凋"这个音。农村的茶农口中所谓的青料(凋),指的就是指茶青鲜叶,是刚从茶树上采摘下来的新鲜的茶叶,还未进行炒制的茶叶,没有进行任何加工、炒制的茶叶原材料。
刚采摘回来的茶叶,新鲜的茶青
种茶的茶农,请的采茶工人,每天的收入,都是跟她们采摘收获的青料(青凋),有直接的关系,农村的茶农会以45-60一斤的价格,给采茶工人计算当天的工资,所以青料(青凋)量的多少也是计算采茶工人收入的唯一方式。
生活在农村的信阳毛尖茶农们嘴里经常会说"毛峰",这里的"毛峰",跟黄山毛峰、商城毛峰等这些是有区别的,本地的茶口中所说的"毛峰",其实指的是信阳毛尖成品干茶上面的茶毛、茶豪,并不是指某种茶叶。
透明自封袋上的白色颗粒,这就是茶豪,也是茶农口中所说的毛峰
例如在茶农嘴里,经常会听到"茶叶毛峰大"、"茶叶毛峰小"这样的话语,形容的都是信阳毛尖的成品干茶上面的茶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