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2 07:59:29 | 浏览:628
信阳毛尖又称豫毛峰,属绿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河南省著名特产之一。主要产地在信阳市浉河区(原信阳市)、平桥区(原信阳县)和罗山县。
“信阳毛尖”名称的进化
从“信阳茶”到“信阳毛尖”,有一段漫长的历史之路,这是信阳茶传入、发展、攀登高峰必经的坎坷之途。
信阳毛尖的名称,不仅是信阳茶业发展历史的标志,也是世世代代信阳茶农心血和技艺的结晶。
信阳茶在历史上的各个朝代有过不同的叫法。
唐代,信阳所产的茶为饼茶,这时信阳茶的名字称为大模茶。唐《食货志》载:“贞元江淮茶为大模”。
宋代以后,散茶开始出现,信阳茶又称为“片茶”“散茶”。宋《食货志》载:“茶有两类,曰片茶,曰散茶.....散茶出淮南归州。”
明代,朱元璋禁制饼茶,散茶代替了饼茶,信阳的散茶又被叫作“芽茶”和“叶茶”。
清代,“毛尖”一词出现,人们把产于信阳的毛尖称为“本山毛尖”或“毛尖”,又根据采制季节、形态等不同特点,叫作针尖、贡针、白毫、跑山尖等名称。
“信阳毛尖”的名字,最早出现在清末。
车云茶社派人到名茶产区浙江西湖龙井和安徽六安,购买茶籽,观摩学习制茶方法,曾把制成的茶称“车云龙井”,巴拿马获奖后更名“信阳毛尖”,新中国成立初,正式称之为“信阳毛尖”。
信阳毛尖“巴拿马金质奖”的铺垫
说起“信阳毛尖”,就不得不提“甘以敬”。
信阳县的秀才甘以敬,亲自开办过矿山、锅厂、钱庄等实业,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37岁的甘以敬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后,回乡种茶去了。
他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在震雷山创办了“元贞茶社”。这是近代历史上,信阳的第一个茶社。后因时局动荡、百业凋敝,找不到销路。
1910年,甘以敬又在车云山组建了“宏济茶社”。
1913年,宏济茶社试采。因种植的茶树是杭州龙井购回的茶籽所生,所以茶社为制出的茶起名为“车云龙井”。“车云龙井”成为信阳茶叶的第一个品牌。之后茶社相继成立,信阳茶叶一片生机。
正当此时,一个好消息传来。为庆祝巴拿马运河开凿成功而举办的“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将于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行。
“1915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中国馆外景
信阳茶人想借此良机重振信阳茶,最为积极的是信阳茶人陈雨人。
陈雨人得到官方的支持,到各茶社搜集到了信阳著名的车云茶、贡针、白毫、雀舌等十一种茶样,转交省出品协会。
1914年12月6日,信阳毛尖随同其他参赛物品装上美国轮船“蒙古利亚”号,驶进了太平洋的惊涛骇浪中。
不得不说,甘以敬带动的信阳毛尖的发展,为之后信阳毛尖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质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1915年2月,在“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上,由车云山采制的信阳毛尖以其外形美观,香气清高,滋味浓醇,独树一帜,获得普遍赞赏。
据《信阳工商历史特产资料》记载:“1915年信阳毛尖经该会评判结果,颁给世界茶叶金质奖状与奖章。”
宏济茶社股东和当地群众看到奖状和奖章后,劲头更足,并将宏济茶社改名为“车云茶社”。
信阳毛尖的“帚扫杀青”和“理条”
“信阳毛尖”的名字来自其细圆紧直的外形,这种外形的形成,又与信阳独特的炒茶工艺有密切关系。
信阳毛尖制法中的两个关键工序,有一些历史渊源。
当时,车云茶社派人到名茶产区浙江西湖龙井和安徽六安,购买茶籽、观摩学习制茶方法,最后借鉴了西湖龙井的“理条”手法和六安瓜片的“帚扫杀青”制法,形成了自已独特的风格。
六安瓜片的鲜叶是单片,比较轻,所以六安瓜片的帚扫杀青所用的茶把较轻而软。信阳毛尖鲜叶原料的芽头较多,相比较六安瓜片来说茶青较重。
清代以前,在生锅中炒制茶叶时,信阳茶工双手各握一只用竹枝制作的小茶把同时操作,久之十分疲劳,难以长时间坚持。
清末民初,车云茶社茶工吴彦远试用炒熟锅的大茶把代替小茶把炒“生锅”,两手同握一只大茶把, 左右手重力互相交替,减短劳累,意想不到的是,这样炒出来的效果更好,这种方法被纷纷效仿,称为“ 握把炒”。
然而,这样炒出的茶叶茶条弯曲欠光润,于是茶工们又设法改进。1925年,车云茶社的唐会卿试用“散把”炒茶,茶条满锅散开不成团,茶条也较紧匀,但茶仍欠直,外形不够美观。
后来,吴彦远在用散把炒制过程中,加入了理条的操作。西湖龙井是扁形茶,理条过程中先压再理,重复进行以达到龙井的扁平油润及与外形的一致性。
而信阳毛尖为细圆的条形茶,需要达到细圆紧直的效果。于是在制作过程中不时用手抓起茶叶,观看炒制程度,同时把结成团块的茶叶撒开、甩出再炒,即抓条、甩条。如此反复,炒出的茶条比较紧、直,色泽也变得鲜绿光润。
发展至今的信阳毛尖,具有“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可以起到生津解渴、清心明目、提神醒脑、去腻消食等多种功效。
文字来源网络,茶韵君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图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留言告知删除。
#河南信阳的信阳毛尖茶在中国属于哪个水平#了解信阳毛尖茶的朋友都知道,市场上的信阳毛尖茶价格有高有低,根据信阳毛尖的品种、品质,价格从五六十元一斤到两三千元一斤都有,好的明前信阳毛尖茶叶,价格甚至要上万元一斤。信阳毛尖茶的价格差距之所以这么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世界上的茶叶生产大国,在三千多年前的周朝就开始了茶叶的种植和采摘,现如今国内的茶叶品牌更是数不胜数。其中信阳毛尖作为中国的十大名茶之一,也是我国文化大省河南的著名特产之一,信阳毛尖具有“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
信阳毛尖乃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素有细、 圆、光直、香高、味浓、汤色绿、多白毫等特点。绿茶中,信阳毛尖的形态最为优美,条索尖削,细秀匀直,温水冲泡过后,屡屡茶香扑鼻而来,入口甘醇浓郁,别有一番滋味涌上心头。信阳人对毛尖之爱尤甚,待客、送礼都会用
信阳毛尖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由汉族茶农创制于民国初年,主要产地在信阳市和新县、商城县及境内大别山一带,品牌多年位居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第3位,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与贵州茅台同获金质奖,1990年信阳毛尖品牌参加国家
河南地处中原,早在秦汉时期,就是我国茶叶向外传播的必经路径。当年,茶叶从四川巴蜀之地,沿着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向陕西和河南传播,并由此扩散到我国长江中下游大部分地区,成为整个南方最著名的特产。如今,河南主要产茶区域集中于信阳市,其茶叶名称为信
信阳毛尖茶,属于是没有经过发酵得绿茶类,产自于河南省,以”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等优越品质著称。那么,面对市场上价格便宜得信阳毛尖,是否可以喝呢?每日有茶事,杯中看春秋,想了解更多绿茶,红茶,白茶,小青柑,陈皮的选购和
信阳毛尖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很多人应该都听说过信阳毛尖,也有很多朋友喝过信阳毛尖,那么对于信阳毛尖最忠实的粉丝来讲,他们应该非常清楚信阳毛尖什么等级应该在什么价格区间属于合理价格,那么对于一些新茶客来讲,到底信阳毛尖价格多少钱一斤
信阳毛尖茶多少钱一斤,信阳毛尖500一斤的咋样?2020年信阳毛尖新茶上市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作为喜欢喝信阳毛尖的茶友,自然最关心信阳毛尖的价格问题,下面悦品茗就来说一说自己的看法。每日有茶事,杯中看春秋,悦品茗,越懂品茗,想了解更多绿茶,红
俗话说:“好山孕好水,好水育好茶”,作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信阳毛尖,其产地的环境必是一番清雅与幽静。信阳毛尖这个商标在2003年被正式的注册为共同品牌,由信阳市茶叶协会授信信阳市政府委托,成为信阳毛尖的注册人。那么信阳毛尖到底都产于哪些地方
信阳毛尖又称豫毛峰,属绿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河南省著名特产之一。主要产地在信阳市浉河区(原信阳市)、平桥区(原信阳县)和罗山县。由汉族茶农创制。民国初年,因信阳茶区的五大茶社产出品质上乘的本山毛尖茶,正式命名为“信阳毛尖”。「茶叶典故
编者按:小小一芽叶,竟然如此之神奇:不仅让人有味蕾上的超级享受,而且能够助力一方百姓脱贫致富,还能够升华一座城市的品牌价值。在第25届信阳茶文化节到来之际,让我们随着本报记者策划采写的《从指尖到舌尖》《从茶叶到茶业》和《从茶乡到茶都》等一组
信阳毛尖又称豫毛峰,属绿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也是河南省著名特产之一;其主要产地在信阳市浉河区(原信阳市)、平桥区(原信阳县)和罗山县!名产区—俗称“五云两潭一寨”信阳市浉河区车云山、集云山、云雾山、天云山、连云山、黑龙潭、白龙潭、何家
都匀毛尖属于绿茶,属于中国十大茶叶,具有三绿透黄色的特色;信阳毛尖,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信阳毛尖的色、香、味、形均有独特个性,但都匀毛尖和信阳毛尖的区别有哪些?ROUND 2-- 茶汤、香气香气:信阳毛尖具有“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
信阳毛尖又称豫毛峰,属绿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河南省著名特产之一。主要产地在信阳市浉河区(原信阳市)、平桥区(原信阳县)和罗山县。“信阳毛尖”名称的进化 从“信阳茶”到“信阳毛尖”,有一段漫长的历史之路,这是信阳茶传入、发展、攀登高峰必
横潭原创,头条首发分享茶事,敬请关注信阳毛尖是什么时候开始流行“小浑淡”的已经记不太清了,反正2010年之前不曾见过,2010年以后,市面上“小浑淡”慢慢多了起来一开始传统信阳毛尖的商家、厂家大多对此嗤之以鼻,多认为这是属于哗众取宠,是对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