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2 07:52:54 | 浏览:621
这个部分的内容来自于《浉河区茶叶志》,我们信阳毛尖也是茶,科学依据是茶叶起源我们的云贵川,现在看看我们毛尖传入史。
信阳境内种茶至今2000多年历史。原种由中国西南巴、蜀之地引入,在信阳优越的自然条件下,茶树经过漫长的演化和繁衍,形成自身特有的生态性和品质。
那时候没有具体记载,茶的传入有很多传说,茶的传入有“因贡茶而传入”因民间交往而传人”因战争而传入”之说。信阳茶由巴蜀茶经汉水流入信阳的论断,经过考证和被大量科学家发现证实。
信阳茶学者认为,随着历史的发展,贡茶的出现,茶成为商品进入贸易领域以及战国末期频繁战争是巴蜀茶传入信阳的主要动力。陈椽《茶业通史》记载:
西周初年,云南茶树传人四川,后往北迁移至陕西,以秦岭山脉为屏障,抵御寒流,故陕南气候温和,茶树在此生根。
因气候条件限制,茶树不能再向北推进,只能沿汉水传人东周政治中心的河南。茶树又在气候温和的河南南部大别山生根。
大别山
但也有信阳茶学者认为,信阳茶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茶产地之一,并非从川陕移人。
茶的演变
初时制茶以治病为主旨,取叶生煮羹饮,后渐为佐膳饮料。
唐代制饼茶,时称“大模茶”。宋、元时代改进为散茶,明时分制粗茶、细茶,清时始制“毛尖”。20世纪50年代,逐步改进、提高制茶技术,被国家商业部评为“十大名茶”。
按采制时间分有春茶(头茶)、夏茶(即二茶)、秋茶(即白露茶、秋老白);按质量高低分有特级毛尖、级内茶(1级~5级,每级分1等~5等)、级外茶。
雨前毛尖,称雨前茶,属于春茶,此茶“谷雨”前采摘,量少质优,价格高出夏茶3倍以上(原来在我父母那时候就是谷雨采茶,现在的话明前采叫明前茶)。
信阳茶的三个历史:
1.团茶
为便于保存,将茶叶捣碎成饼、片状,称团茶”“片茶”。因是生叶直接做成,青草气味重,为去其青草味,唐时改为蒸青制饼。虽去青草味,但在加工中春捣,茶汁多附于表面,冲泡时易溶于水,苦涩味较重。
到北宋初期,将鲜叶先于水中浸泡后蒸,蒸后用冷水冲洗,以小榨去水,大榨去茶汁,再放瓦盘内兑水细研,然后做成饼焙干,亦称蒸青团茶。此法做茶,涩味虽去,但茶之真味流失,茶味低淡,此制法沿用不久即淘汰。
2.散茶
北宋时期改良蒸青团茶做法。蒸青后不再用水冲洗茶叶,不榨、不拍、不捣碎,直接烘干成散片茶叶。茶叶香气、滋味较为纯正。
元代,据鲜叶老嫩程度不同,分别制作散茶。比较粗老之叶称“粗茶”,幼嫩茶芽称“细茶”,制作方法仍与蒸青茶相同。茶叶香、味未能发挥,后被淘汰改为炒青。
3.毛尖茶
清代,“信阳毛尖”茶的独特风格开始形成。民国15年,车云山茶场对炒制毛尖茶工艺改进提高,制作方法基本定型,此后不断提高、完善。
信阳毛尖茶属于不发酵茶类。茶叶呈条状,条索紧秀,细、圆、光、直,显锋苗。干茶色泽翠绿或绿润,白毫显露。冲泡后,汤色翠绿,香气清高,属清香型。有毫香、鲜嫩香、熟板栗香之分。滋味具有浓烈型、浓醇型两种特征。叶底属 朵型,芽叶完整、嫩绿。
1985 年3月,经信阳地区经委组织的茶叶专业技术人员讨论、审定、修改,信阳地区标准化办公室批准由信阳县农业局农艺师黄执 优起草制定信阳毛尖特级、一级 地方标准文本,并付诸实施。
“信阳毛尖”茶成品茶叶分特级、1级~5级和级外。特级毛尖:外形细、圆、匀、直,锋苗显露,色泽翠绿,白毫遍布;内质汤色嫩绿、鲜艳,香气鲜嫩;滋味鲜爽,叶底嫩绿鲜亮,细嫩匀齐。一级:外形细、圆、光、直、匀称,有锋苗,色泽翠绿,白毫显露;内质汤色翠绿,鲜亮,香气清香高长,略有熟
绿茶是六大茶类中唯一的不发酵茶,也是贡品、名品、名茶数量最多的,在古代就连皇帝也要抢鲜喝上一杯春茶,附庸风雅一番。中国的六大茶类分别是:绿茶、红茶、白茶、青茶(乌龙茶)、黄茶和黑茶。我国各个茶产区几乎都生产绿茶,每年茶叶生产总量的70%都是。
二月的春风,吹暖了豫南大地,直吹得百花绽放、繁花似海。在信阳市浉河区十三里桥乡,茶乡的春天也格外的美,点点洁白的樱桃花占据了门前、墙外和池塘边,引得无数蜜蜂竞相前来探春。(董勇 叶楠 徐铭/摄)编辑:刘宏冰
映象网讯(记者 吴彦飞 通讯员 韩涛)日前,信阳平桥区区委书记李灵敏深入平桥城区和东西两大岗部分乡镇,集中调研指导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脱贫攻坚、人居环境、全域旅游、基层党建等工作。调研中,李灵敏首先来到平桥办事处,走进背街小巷,查看“三无小区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李鑫 通讯员 汪星晨记者从信阳市固始县疫情防控指挥部获悉,根据国家、省、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关规定,经县疫情防控指挥部研究报经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同意,决定将封控区、管控区的划定范围予以调整,对防范区解除静态管理,现通告如下
1月5日,固始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发布新增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活动轨迹的通告。通报内容如下:2022年1月4日,我县在核酸检测中发现初筛阳性病例1例,经信阳市疾控中心实验室复核为确诊病例。现将该确诊病例主要社会活动轨迹
横潭原创,头条首发分享茶事,敬请关注信阳毛尖是什么时候开始流行“小浑淡”的已经记不太清了,反正2010年之前不曾见过,2010年以后,市面上“小浑淡”慢慢多了起来一开始传统信阳毛尖的商家、厂家大多对此嗤之以鼻,多认为这是属于哗众取宠,是对传
▲ 信阳浉河港毛尖茶山。图/图虫·创意-风物君语-毛尖一封信阳人写给全国人民的家书在大别山的怀抱里,有一座并不算知名的小城,却有着“江南北国,北国江南”的美誉。在这里,河渠纵横,塘堰密布,明明脚下是中原黄土,眼前却演绎着温婉的梦里水乡。她三
信阳毛尖茶,属于是没有经过发酵得绿茶类,产自于河南省,以”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等优越品质著称。那么,面对市场上价格便宜得信阳毛尖,是否可以喝呢?每日有茶事,杯中看春秋,想了解更多绿茶,红茶,白茶,小青柑,陈皮的选购和
福建茶叶网4月2日讯:北方一茶友获广西友人赠送的某品牌六堡茶,他看不懂包装盒上“15106”这列数字的意思,便上网询问。结果收到的答案五花八门。有人说是保质期,表示2015年1月6日前要喝完;也有人说第一个数字是年份末位数,第二个数字是茶厂
编者按:近来一直有盆友问,市场上有一种盆景叫黑骨茶又叫黑骨香、小果柿、枫港柿的,叶子长得很象,树皮颜色也差不多,是不是一样的树种?有的商家称它们为“小叶紫檀”,搞得自己满头雾水,今天小编再来赘述一下它们的不同地方。黑骨香岭南珍品——黑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