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2 07:52:22 | 浏览:646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王珂
上周,信阳文新茶业老总刘文新一句话"浑浊而明亮才是好毛尖",引发茶圈子一个话题事件。毛尖茶汤究竟该不该浑,茶叶究竟是不是越小越好,诸如此类的话题讨论多年了,公婆各执一辞,吵吵个没完没了。
专业人士表示,好茶标准的各执一辞,恰恰说明市场的混乱,这种乱象直接伤害到信阳毛尖的美誉度与产业发展。作为一款品质高端的茶类,信阳毛尖长期以来在国内茶叶市场上没有达到应有的地位,名实不符,盖因市场推广定位不准,追求小芽单芽,忽视了滋味的核心,"小浑淡"难辞其咎。
正名:浑汤or清汤,国标早已明确
记者电话连线从事信阳茶相关工作近三十年的信阳市茶叶协会秘书长、信阳茶办综合科科长张久谦,他明确表示,"这个问题在茶界是没有疑义的,浑汤就不是好现象",不止信阳毛尖,"其他绿茶以及所有茶类都适用这一条"。即便是满披白毫的碧螺春,泡出的茶汤也不怎么浑的。
浑汤
张久谦说,信阳毛尖浑汤现象之所以近年来益发普遍,与工艺不到位有关。于2009年6月1日发布执行的信阳毛尖国家标准,在评审标准中早已明确,信阳毛尖的茶汤应是"明亮"的。汤色明亮,自然是取清澈,弃浑浊。
清汤
张久谦说,国标对于信阳毛尖的生产工艺包括杀青、揉捻、理条各个环节都有具体的规定,杀青的温度要求在160-180度之间,"只要是按这个工艺标准执行的信阳毛尖茶,汤就是清澈的"。但部分产区片面过度追求外形的细紧圆直,为追求嫩度和外观好看,除了芽采得小,还揉得紧,做得小,茶叶被揉碎产生大量破壁细胞,因而造成汤浑现象。
浑汤中除了破壁细胞,还有部分是白毫,被商家宣传为"富含氨基酸",忽悠了不少茶客追捧。张久谦说,其实茶叶上的白毫是泡不掉的,福鼎大白白毫最明显,但茶汤并不浑。甚至有些茶企为迎合市场对浑汤的不正常需求,专门在生产时加入一项所谓脱毛技术,把茶叶上的白毫整下来,加重浑的观感。
现象:跟风市场,毛尖跑偏了!
作为我国茶叶主产区中纬度最北的茶区之一,特殊的土壤、气候条件孕育了内质丰富的信阳毛尖茶,信阳茶从唐代始,无论品质、产量还是知名度都是行业翘楚。即使到了近代,信阳茶魅力不减,信阳毛尖在全国多次获奖,首批就入选中国十大名优绿茶并一直在列。在专业茶人眼中,信阳毛尖是妥妥的高端茶,市场上甚至长期存在南方茶区茶叶仿冒信阳毛尖的现象,一些外地绿茶甚至大量购买信阳毛尖用于拼配,提升茶的品级、口感。
然而虽有如此硬核实力,信阳毛尖的市场认可度却不尽人意,哪怕在河南本土,您问问身边的本土茶客,说到信阳毛尖,总觉得跟高端不沾边,市场上价位确实与西湖龙井等外来客不在一个层次。信阳毛尖的市场地位与实际品质严重不相符,远未达到应有的市场地位。
河南省茶叶商会常务副会长、信阳市银星茶业总经理李学昌认为,长期以来,信阳毛尖的市场推广是个弱项,加上绿茶追求早和小的市场风向误导,"早和小恰恰是信阳毛尖的劣势,南方茶发芽早、产量高、成本低,价格便宜,比小比早的结果不言自明"。比小比早的结果是信阳毛尖茶叶越来越贵,亩产单产越来越低,同时也使得早熟的南方茶仿照信阳毛尖在河南市场大肆流行。而且追求小芽,采得早,茶叶内质积累不足,香高味浓的特点也发挥不出来。
从近十几年全国茶市流行茶类品种来看,成功的经验几乎都是一个路子:那就是,找出产品个性化特点、优点,作为卖点,铁观音的卖点是香气高;普洱茶的卖点是宜收藏,我们再举一个白茶的例子;福鼎白茶原只是一个小众茶,但近几年在全国异军突起,大有成为主流茶叶之势,准确定位与市场操作。福鼎产茶历史悠久,茶品类还有花茶、绿茶及工夫红茶,为何定位白茶?正是找准了白茶与其他茶类的差异化作为推广着力点,同时又借鉴普洱茶等黑茶类紧压茶的优点改进了福鼎白茶,迅速带火了市场。
此外还有主打宣传品种稀有,氨基酸含量高的安吉白茶,原本是绿茶中的极小众,却在近十年间在全国茶叶市场一直享有较高知名度及一定的市场占有率。此外如武夷山的金骏眉红茶、安化的黑茶,都找准了各自卖点,是成功的营销案例。
趋势:口感回归,外形淡化
在上周日刚刚落幕的河南第九届紫砂艺术节上,主办方特别设置了一个子活动——信阳毛尖品鉴大赛,比赛明确要求,参赛茶样应按照一芽一叶标准,最终胜出的茶品,也恰恰是外形稍粗放,而滋味上佳的参赛者。评审打分中,评委们特意加重了滋味的占比,而摒弃了单芽过多的茶样。"实际品评表明,过于追求芽叶小的茶,虽然汤色好看,但滋味淡,失去了信阳毛尖香高味浓的优势核心。"主办方表示,品鉴大赛坚持一芽一叶的传统标准,正是有意识地反拨追求小芽的市场误区。
信阳毛尖品鉴大赛现场的茶样
一芽一叶标准的干茶
其实近几年,茶农、茶商当中的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正在尝试变革与回归。有些茶农、茶厂每年加工一些口感好、滋味香,不太注重条形的茶,有些打出野生、野放生态的概念,适应了一部分重视口感的茶客的消费需求。
张久谦说,鉴于过度追求小芽对行业的伤害,尤其绿茶类愈演愈烈的追求外形标准之风,茶叶国标也已作出了调整,"名优绿茶类早年在标准中外形打分占比都比较高,毛尖的外形分占到30到40分,现在毛尖外形占比为25分,更加强调滋味。"
李学昌说,外地茶如西湖龙井,当地政府与行业人士就自主制订规则,多年前就已开始变革,当地茶农、茶厂已有约定,不准生产单小芽,所有西湖区茶厂、茶农的茶园茶叶普遍一芽一叶开采。结果相当可观——产品产量提高,农民收入增加,消费者也喝到了滋味浓郁的茶。
李学昌有个大胆的设想,他说,我们应该抛弃现有信阳毛尖茶加工思路,对产品来一个革命性变化,除了减少芽茶生产量以外,抛弃信阳毛尖茶"细紧圆直"的传统形状,打造一款突出我们信阳茶内质含量丰富,"香高、味浓"特点的茶,再造信阳毛尖,甚至重新打造一个新绿茶品种。
他说,绿茶的优点不在于存和藏,而恰恰在于它的新与鲜,如果在"细紧圆直"的特点上过分下功夫,势必影响茶叶的口感和汤色,让茶叶松点儿、大点儿,才能使我们的信阳茶滋味更香、更浓。信阳茶内质丰富的优点外地茶是加工不出来的,我们采晚一点,亩产单产产量也提高了,不但消费者能喝到即便宜又香高味浓的茶,茶农因产量增加也会受益。
来源:大河客户端 编辑:侯昺昊
#河南信阳的信阳毛尖茶在中国属于哪个水平#了解信阳毛尖茶的朋友都知道,市场上的信阳毛尖茶价格有高有低,根据信阳毛尖的品种、品质,价格从五六十元一斤到两三千元一斤都有,好的明前信阳毛尖茶叶,价格甚至要上万元一斤。信阳毛尖茶的价格差距之所以这么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世界上的茶叶生产大国,在三千多年前的周朝就开始了茶叶的种植和采摘,现如今国内的茶叶品牌更是数不胜数。其中信阳毛尖作为中国的十大名茶之一,也是我国文化大省河南的著名特产之一,信阳毛尖具有“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
信阳毛尖乃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素有细、 圆、光直、香高、味浓、汤色绿、多白毫等特点。绿茶中,信阳毛尖的形态最为优美,条索尖削,细秀匀直,温水冲泡过后,屡屡茶香扑鼻而来,入口甘醇浓郁,别有一番滋味涌上心头。信阳人对毛尖之爱尤甚,待客、送礼都会用
信阳毛尖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由汉族茶农创制于民国初年,主要产地在信阳市和新县、商城县及境内大别山一带,品牌多年位居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第3位,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与贵州茅台同获金质奖,1990年信阳毛尖品牌参加国家
河南地处中原,早在秦汉时期,就是我国茶叶向外传播的必经路径。当年,茶叶从四川巴蜀之地,沿着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向陕西和河南传播,并由此扩散到我国长江中下游大部分地区,成为整个南方最著名的特产。如今,河南主要产茶区域集中于信阳市,其茶叶名称为信
信阳毛尖茶,属于是没有经过发酵得绿茶类,产自于河南省,以”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等优越品质著称。那么,面对市场上价格便宜得信阳毛尖,是否可以喝呢?每日有茶事,杯中看春秋,想了解更多绿茶,红茶,白茶,小青柑,陈皮的选购和
信阳毛尖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很多人应该都听说过信阳毛尖,也有很多朋友喝过信阳毛尖,那么对于信阳毛尖最忠实的粉丝来讲,他们应该非常清楚信阳毛尖什么等级应该在什么价格区间属于合理价格,那么对于一些新茶客来讲,到底信阳毛尖价格多少钱一斤
信阳毛尖茶多少钱一斤,信阳毛尖500一斤的咋样?2020年信阳毛尖新茶上市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作为喜欢喝信阳毛尖的茶友,自然最关心信阳毛尖的价格问题,下面悦品茗就来说一说自己的看法。每日有茶事,杯中看春秋,悦品茗,越懂品茗,想了解更多绿茶,红
俗话说:“好山孕好水,好水育好茶”,作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信阳毛尖,其产地的环境必是一番清雅与幽静。信阳毛尖这个商标在2003年被正式的注册为共同品牌,由信阳市茶叶协会授信信阳市政府委托,成为信阳毛尖的注册人。那么信阳毛尖到底都产于哪些地方
信阳毛尖又称豫毛峰,属绿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河南省著名特产之一。主要产地在信阳市浉河区(原信阳市)、平桥区(原信阳县)和罗山县。由汉族茶农创制。民国初年,因信阳茶区的五大茶社产出品质上乘的本山毛尖茶,正式命名为“信阳毛尖”。「茶叶典故
编者按:小小一芽叶,竟然如此之神奇:不仅让人有味蕾上的超级享受,而且能够助力一方百姓脱贫致富,还能够升华一座城市的品牌价值。在第25届信阳茶文化节到来之际,让我们随着本报记者策划采写的《从指尖到舌尖》《从茶叶到茶业》和《从茶乡到茶都》等一组
信阳毛尖又称豫毛峰,属绿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也是河南省著名特产之一;其主要产地在信阳市浉河区(原信阳市)、平桥区(原信阳县)和罗山县!名产区—俗称“五云两潭一寨”信阳市浉河区车云山、集云山、云雾山、天云山、连云山、黑龙潭、白龙潭、何家
都匀毛尖属于绿茶,属于中国十大茶叶,具有三绿透黄色的特色;信阳毛尖,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信阳毛尖的色、香、味、形均有独特个性,但都匀毛尖和信阳毛尖的区别有哪些?ROUND 2-- 茶汤、香气香气:信阳毛尖具有“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王珂 上周,信阳文新茶业老总刘文新一句话"浑浊而明亮才是好毛尖",引发茶圈子一个话题事件。毛尖茶汤究竟该不该浑,茶叶究竟是不是越小越好,诸如此类的话题讨论多年了,公婆各执一辞,吵吵个没完没了。专业人士表示,好茶标准的
横潭原创,头条首发分享茶事,敬请关注信阳毛尖是什么时候开始流行“小浑淡”的已经记不太清了,反正2010年之前不曾见过,2010年以后,市面上“小浑淡”慢慢多了起来一开始传统信阳毛尖的商家、厂家大多对此嗤之以鼻,多认为这是属于哗众取宠,是对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