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2 07:37:40 | 浏览:374
大家觉得毛峰和毛尖一样吗?
毛峰和毛尖大都属于绿茶(沩山毛尖是黄茶),但它们并不一样,两者之间的区别大着呢。那么毛峰和毛尖都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呢?
黄山毛峰
了解毛峰和毛尖的茶友就会发现,它们的命名往往都是地名+毛峰或毛尖,这主要与当地的茶树品种有关,比如:黄山毛峰的树种为黄山大叶种,峨眉毛峰的树种为凤鸣乡高山种,信阳毛尖的树种为信仰群体种旱茶、信阳10号等。
信阳毛尖
毛峰和毛尖在制作工艺上,也有很多不同点。
毛峰茶的制作工艺通常为:杀青--揉捻--初烘--提毫--复烘等工序。
毛尖茶的制作工艺通常为:筛分--摊青--杀青--揉捻--解块--理条--初烘--摊晾--复烘等工序。
(沩山毛尖:摊青--杀青--初揉--闷黄--初烘--复揉--二次闷黄--足烘)
沩山毛尖
由于它们在制作工艺上的差异,所以花色品种也不同。毛峰茶多为烘青绿茶,毛尖茶多为炒青绿茶,当然也有烘炒结合型绿茶比如紫阳毛尖、黄茶比如沩山毛尖。
黄山毛峰冲泡
还是由于制作工艺不同的缘故,形成不一样的外形特征。
毛峰茶的外形更趋向于鲜叶自然的状态,条索更加松散,看上去更像雀舌,色泽黄绿隐翠,身披白毫。
毛尖茶的外形更为细条圆直,色泽翠绿,有的光润,有的身披银毫。
信阳毛尖春茶(右)和秋茶(左)
茶树品种和制作工艺上的差异,直接形成了不同的口感特征。相比来看,两者的风格是很不一样的。
毛峰茶的口感更加甘醇鲜爽,优质的毛峰茶多为清新花香。
毛尖茶的口感更加醇厚甘爽,通常带有高长的板栗香。
毛峰茶的主要产地在黄山,其它的地方比如峨眉、遵义、兰溪等,也有比较有名的毛峰茶。
毛尖茶的主要产地在信阳,当然古丈毛尖、都匀毛尖、紫阳毛尖、沩山毛尖等也比较有名。
以上为毛峰和毛尖的6个不同点,大家都区分出来了吗?要说它俩最大的共同点,那就是“毛”,也就是说毛峰和毛尖身上都有毫。
小喜年甄制系列非绿
小喜年甄制系列非绿,所以一款原料来自黄山的毛峰茶,香气淡雅,口感独特,欢迎大家来品尝~
小喜年甄制系列非绿
本文为原创,转载需注明出处。
(部分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毛尖是信阳人的骄傲,也是喝茶人的心头好。信阳毛尖曾取得绿茶综合品质第一名的好成绩,被誉为“绿茶之王”。多年来,信阳茶叶的新概念层出不穷,比如追求纯芽毛尖的“小浑淡”。茶叶模样虽好看,味道却不尽人意,这算不上正宗的信阳毛尖。而懂茶的人都知道,
中国四大茶区之一的江北茶区的地形复杂,土壤多数为黄棕壤以及棕壤,是中国南北土壤的过渡类型,年降雨量只有700一l000毫米,且分布不匀,茶树经常干旱。不过少数山区有良好的微域气候,因而所产茶叶质量并不次于其他茶区,如六安瓜片、信阳毛尖等。从
澎湃新闻记者 林珏瑶 廖艳近日,围绕“逍遥镇胡辣汤”、“潼关肉夹馍”、“库尔勒香梨”商标维权的话题多次登上热搜。经媒体报道后,胡辣汤协会“商标维权”被叫停,潼关肉夹馍协会致歉并称立即停止对全国经营者维权。库尔勒香梨协会则称,该协会正常维权,
中国现有茶园面积110万公顷。茶区分布辽阔,共有21个省(区、市)967个县、市生产茶叶。分四大茶区:即西南茶区、华南茶区、江南茶区和江北茶区。江南茶区位于中国长江中、下游南部,包括浙江、湖南、江西等省和皖南、苏南、鄂南等地,为中国茶叶主要
河南3大“可怜茶”,与信阳毛尖同宗同源,可惜走不出中原大地一说河南,你会想到什么呢?是中原雄厚的文化底蕴、古老的历史名都、还是淳朴的河南人民。?没错!这些都是河南的人文特色。但说起河南的特产你能想起什么呢?是道口烧鸡、胡辣汤还是烩面?是的,
白庙村的茶园本文图均为 澎湃新闻记者 段彦超 图 河南信阳毛尖的采摘生产销售,正如火如荼。然而,普遍现状是,许多茶农招不到足额采茶工,只能眼看着嫩茶叶变老,遭受损失。信阳市浉河区浉河港镇白庙村茶农周序莲家有十亩茶,她已经两年没招到采茶工,索
两款信阳毛尖,原料来自核心产区,黑龙潭的高山、“烂石”茶园,地道信阳本地“旱茶”品种,经传统木柴锅炒、木炭烘焙工序制成。今日清晰大图、详细文字描述给你,对比品饮,更好的了解茶、学习、喝明白茶。第一款:2020手工信阳毛尖(珍)泡茶器具:玻璃
头条全球文旅创作者大会,各路打咖齐聚信阳。给信阳带来了向全世界展现的机会。火了热干面,热了大肠汤然而作为信阳名片的信阳毛尖选择了沉默。这又是什么原因呢?个人认为信阳茶区面积大,所谓核心产区,名山头高高再上给人感觉很“高大上”,让人敬而远之
信阳毛尖属绿茶类,有“绿茶之王”的美誉,素来以“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享誉中外,具有生津解渴、清心明目、提神醒脑、去腻消食等多种功能。品质特点信阳毛尖的色、香、味、形均有独特个性,其颜色鲜润、干净,不含杂质,
编者按:小小一芽叶,竟然如此之神奇:不仅让人有味蕾上的超级享受,而且能够助力一方百姓脱贫致富,还能够升华一座城市的品牌价值。在第25届信阳茶文化节到来之际,让我们随着本报记者策划采写的《从指尖到舌尖》《从茶叶到茶业》和《从茶乡到茶都》等一组